新闻人物特写范文老师(第一篇)
今天我在家里无聊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们这里来的一个朋友,她叫王晓丽。因为今天要开学,妈妈要把她接回去了。我就决定去她家,我想:“我也没什么可以玩的,就在家玩一会儿。我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不行,就是不能出去走走。”我看看妈手机,突然想起了电视上说的话,要去她家住半天才能回家呀,我就去了她家。
我一进家门,就看见她在写作业,我问:“你为什么要看作文呀?”她说:“这样可以学习,不要学了。”说着就开始写作文了,一会儿,我就写完了。我把作文拿给她看,我看到她写的作文比我好,我就说:“我也要学习你的文笔,学习你写作的方法。”说着我和她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我看见了她家的一个姐姐,她说:“我也学习写作文了,你们两个不能在学校玩,就在家做作业,学习是很重要的。”于是我说:“我也要学习你的知识呀,你说的话,我都听不见。”我们聊了一会儿,我说:“我们玩儿游戏好不好玩,好不好看?”她说:“好啊。”于是我们开始玩。
我们先玩儿了“老鹰捉小鸡”、“小鸡捉迷藏”、“三个字的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玩儿完之后,我们去玩了“我是老鹰”、“鸡妈妈”、“小鸡”的游戏。玩儿完之后,我们就去吃了午餐了,吃完之后,我们又去了“鸡妈妈”的办公室里,给她讲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就去吃中饭了,吃完了之后,我和她去了一个小房间,给她讲故事,她就把她的故事讲完了。
我们就去上学了。
今天,我玩儿的非常开心,我也知道了玩儿游戏是非常有意思的,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多玩儿几次。
人物新闻特写范文字(第二篇)
保洁员,你真了不起
我每天上学都会碰到穿着米灰色的(壶知道☆)衣服的保洁员,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很早出现在小区的道路上,树林里,楼梯上等各个地方,不厌其烦地打扫着。
工作虽然平凡,但他们有不平凡的表现。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地放着鞭炮和烟花,响声震儿欲聋,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那鞭炮烟花上飘散下来的纸屑飞得道路上,草丛里,楼道上都是,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装扮着节日的小区,简直成了一个童话世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又下起了小雨,我想:明天童话世界肯定是一片“狼籍”了。天越来越亮,我早早地醒了,我一看窗外,惊奇地发现小区干干净净的,连一点纸屑的影子都没有。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像根本就没发生这件事一样。我努力在寻找答案,我看见远处隐隐约约有几位保洁员,在草地上,在路上,拿着扫帚一点一点地扫着,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
啊!保洁员,你真了不起
人物新闻特写范文字(第三篇)
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
打工数月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每人每顿饭只吃两个馍,但望着欠薪老板留下的物资,他们却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也不会卖掉,这是做人的原则!
打了两三个月的工,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没有油了,蜂窝煤也快烧完了,四位农民工每人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馍。
更要命的是,王营村那家馍店向他们赊了25元钱的馍后,告诉他们:不清账,就不能再赊馍吃了。现在,掏遍四人所有的口袋,摆到桌子上一数,只有6元1分钱。看着案板上仅剩的一棵大白菜,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老板欠工资不见踪影
1月17日,来自湖南岳阳的刘先仿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称他们4人在一家铸造厂打工,但老板拖欠他们共计5780元工资后不见了踪影。1月18日上午,执法人员来到这家工厂。厂内停着几辆自卸车,四名衣着单薄的工人伫立在风雪中,瑟瑟发抖。
据介绍,刘先仿等4人分别于去年的10月5日、11月8日和11月25日到该厂打工,可自去年12月5日起,老板就未发过工资。"要了不知多少次了,一分钱也没要到。"这位老板1月16日中午曾信誓旦旦地对工人承诺第二天发工资,可自那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人了,连 *** 也不接。
因找不到该老板,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无法送达法律文书,执法手段无从施展。目前,执法人员正在积极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以期尽快解决此事。农民工坚守做人原则
"这个老板,太不地道!"刘先仿说。刘先仿本来在卧龙乡十二里河街的一家钢厂烧"中瓶炉"(把铁屑熔化成铁水),一个月能拿2700元工资。有一天,这位老板找到刘先仿,求他帮助渡过难关。原来这位老板在车站南路办了一家铸造厂,当时厂内的烧炉工回家收麦子了,又请不到其他的炉工,工厂因此停了产。讲义气的刘先仿听说老板有难,二话没说就投奔了过来。
"我放弃那么高的工资去帮他,结果却被搞得走投无路!"刘先仿气愤地说。
其实,只要刘先仿他们"动一动脑筋",也不是无路可走---原来,厂区仍有一些化铁水用的铁屑,大概能卖两三千元;半成品的汽车压盘整齐地码在那儿,若当废品可卖9000元,若当半成品可卖20000元。另外还有8辆"解放"牌自卸车存放在院内。
但刘先仿说,虽然未拿到一分钱工资,也要照看好这些物资。
今年47岁的刘先仿是湖南岳阳人,家里生活很困难,因此,他的儿子刘敏也在这里打工。刘先仿的妻子早几年得了白血病,总共花了6万元,花掉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3000多元债。
四人中最年轻的是30岁的张海龙,河南南阳邓县元庄乡张井村人。张海龙患中风的父亲76岁,无劳动能力,有一个小女儿11个月大了,一家人靠他打工挣钱糊口。可从去年10月5日到这儿打工,至今一分钱也没拿到,张海龙因此不敢给家里打 *** ,"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咋样。"张海龙低着头说。
50岁的李三海,是看门的,湖北襄阳黄集镇人,从去年11月25日来厂里干到现在,不但未拿到一分钱工资,一次老板招待客人时还向他借了200元。
尽管身无分文,但这四位农民工却认真看管着厂区存放的物资。他们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做人要厚道,这是原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