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棒棒糖》(第一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棒棒糖及棒棒糖图片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棒棒糖的形状、颜色、花纹等。
2、喜欢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体验棒棒糖各种形态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棒棒糖人手一个,网上下载各式棒棒糖图片(多于幼儿人数)。
2、三个不同形状的棒棒糖,供幼儿观察讲述用。
活动过程:
1、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2、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连贯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
“你会把老师手里的棒棒糖画下来吗?”“请小朋友试一试把棒棒糖画下来,老师会给小朋友放音乐,音乐一停,小朋友立刻回到座位上,好吗?”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开始画一画自己看到的棒棒糖。
画完后,简单小评:小朋友画的真不错,棒棒糖画得圆圆的,你能告诉大家你画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吗?
3、出示各式棒棒糖,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学习讲述。
①“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和小熊打招呼。小熊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漂亮的棒棒糖,想不想看?小熊说了,谁能讲出棒棒糖的样子,他就和谁做好朋友。”出示花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上面还有什么样的花纹?”请个别幼儿连起来完整讲述。
②出示动物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会完整的来说一说?”
③出示人物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棒棒糖的种类可真多! 师:原来是棒棒糖。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师:看兔妈妈为小兔准备了许多棒棒糖。(幼儿自由欣赏) 2、说说棒棒糖。
师:你最喜欢哪个棒棒糖?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学习制作泥工棒棒糖
师:小兔还想请小朋友们制作更多的棒棒糖送给森林里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棒棒糖。
师:老师最喜欢细条的棒棒糖。首先……然后…… 三、想象创造。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棒棒糖呢?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棒棒糖,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棒棒糖。)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快等不及了,现在开始吧。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棒棒糖,集体给予肯定。
小班《棒棒糖》教案(第二篇)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根据小班幼儿认知的特点,这阶段的幼儿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儿只要听到“棒棒糖”这三个字,几乎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棒棒糖样式多样、颜色丰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的喜爱,能给小朋友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无尽的话题,因此,我选了这节手工活动《棒棒糖》。
活动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纲要》的要求,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1、感知棒棒糖的形状和特点。
(认知目标,因为幼儿对棒棒糖形状的认知这个已有经验是创作棒棒糖的基础)
2、运用团圆、压扁、搓长、盘条等技能制作不同的棒棒糖造型。
(技能目标,让幼儿在已有团圆、压扁的基础上学会搓长、盘条等新技能,并运用各种技能制作不同的棒棒糖造型)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孩子的积极参与,对操作活动感兴趣,才能更好的让孩子从活动中收获新技能。学会了技能,做出了棒棒糖,也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感)
活动准备:
1、棒棒糖实物
(棒棒糖实物的购买,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自然引出主题)
2、箩筐、小棒、纸黏土
(操作材料工具的配备,每组4种不同颜色纸黏土的尝试,为了让幼儿自主选择搭配不同的颜色,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创作出不同、多样的棒棒糖造型)
3、自录视频
(更加直观形象清晰的讲解示范)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制作棒棒糖,用多种不同种方法制作出不同的棒棒糖。
难点:学会用搓长、盘条的方法制作棒棒糖。
(这是本次活动的新技能,是个难点,幼儿已有团圆、压扁的经验,孩子会直接做圆或扁的棒棒糖,在活动中我鼓励孩子用新的技能做出螺旋式的棒棒糖,以及用两种颜色混合搭配做出多彩的螺旋式棒棒糖。孩子个体的差异性,技能掌握的熟练性,让幼儿做出不同的棒棒糖造型,同时达到作品的不同性、不是完全的模仿,以求作品的想象与创新)
活动过程:
一、摸摸鼓鼓的口袋,引出主题。
1、师:“看,老师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
(导入环节,激起幼儿学习兴趣,并引出主题——棒棒糖,采用提问法、游戏法)
二、 *** 铃响,引起制作兴趣。
师:“刚才我接到小猴的 *** ,小猴说它糖果屋里没有棒棒糖了,想请你们帮帮它。怎么帮它呢?”
幼:“把买的棒棒糖给他。”
师:“不够啊!”
(再次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想引出做棒棒糖的方法)
幼:“那我们做个出来吧。”
师:“XX的办法挺好的,我们就采用的她的办法帮猴老板做棒棒糖吧。”
(这样的一个制作缘由,让幼儿更利于接受,自然过渡到做棒棒糖的环节)师:“用什么来做呢?”
幼:“纸黏土”
(近期孩子们用纸黏土尝试做过元宵、饼干,有了一些技能经验,这个环节通过设置情境,以 *** 铃声响,接 *** 抛出问题,让孩子产生制作棒棒糖的兴趣,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
三、学习制作棒棒糖。
师:“小朋友们都吃过棒棒糖,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圆的”
幼:“扁的”
师:“那请小朋友们来做做圆的棒棒糖和扁的棒棒糖,想想圆的。和扁的棒棒糖该怎么做呢?”
幼儿尝试做圆的和扁的棒棒糖。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比较一下哪个是圆的棒棒糖,哪个是扁的棒棒糖?”
(出示幼儿做好的圆的和扁的棒棒糖,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让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圆、扁棒棒糖的 *** ,采用了操作法、对比法)
师:“棒棒糖有圆的,有扁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呢?”
幼:“还有一圈一圈的”
师:“说得很棒,这种一圈一圈的,我们叫螺旋式。那螺旋式棒棒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尝试做一做。”
幼儿尝试,教师巡视,找找能做成螺旋式形状的棒棒糖,并请幼儿说一说。
幼:“把它搓成长条,然后绕一绕。”
师:“XX做得很好,现在小朋友们一起看看视频,学学怎么做螺旋式棒棒糖。”
(我将时间更多的花在搓长盘条的螺旋式棒棒糖的 *** 上,用自制视频重点讲解新技能,进行更直观形象清晰的示范操作步骤,再和幼儿说说难点地方,并提出操作要求。采用了尝试法、演示法、观察法、操作法)
四、幼儿操作
1、幼儿动手制作棒棒糖。
2、教师巡回指导。
(重在鼓励,让做圆和扁棒棒糖的幼儿尝试做螺旋式棒棒糖,让做一种颜色盘绕的幼儿尝试做两种颜色混搭的棒棒糖,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的棒棒糖)
五、欣赏评价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喜欢什么样的棒棒糖?”
(师幼间交流说说,并集中小结,表扬用三种颜色混搭做出棒棒糖的幼儿,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很有创新和想象力,给予很大的鼓励和表扬。)
六、情境——“给小猴送货”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做了各种各样的棒棒糖,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扁的,还有的是螺旋式的,有红色的,有蓝色的,还有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我想小猴老板肯定很开心,那我们给小猴老板送货去吧!”
(以“给小猴送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自然结束活动。情境活动贯穿始终,有头有尾)
活动反思:
本活动聚焦于棒棒糖(生活中常见的、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从猜一猜中引起幼儿兴趣,引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共鸣,以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幼儿创设了观察、想象的空间以及锻炼语言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多种颜色让孩子自主搭配,自主做各种造型的棒棒糖,我不过多的要求孩子做什么样,而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去鼓励孩子去尝试其他造型或挑战新技能难度的棒棒糖造型,在观察时进行鼓励、适当帮助和支持,促使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
对于突破重难点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设置情境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轻松学习,注重观察(视频讲解),多实践(幼儿操作),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螺旋式的盘绕方式。
活动中既有师幼互动,又有幼幼互动,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有效突破重难点,完成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
评价环节时,只重点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三色混搭螺旋状),应多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棒棒糖造型,以及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小班《棒棒糖》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学习5以内的加减、分类数数,比长短、粗细,排序;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橡皮泥五块,玻璃纸五张(红、两色),木棒五根(四根粗,一根细),5以内加减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1、做棒糖:
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橡皮泥捏成球体状或正方体状,插上木棒后在包上玻璃纸(包出自己喜欢的式样)。
2、数一数:自己做了几根棒糖?用了几块橡皮泥?几张玻璃纸?几根木棒?
3、说一说:自己做的所有棒糖中,有几根是相同的?几根不相同?相同在哪里?不相同在那里?
4、算一算:
根据自己做的棒糖的形状、糖纸的颜色、木棒的粗细等不同排出5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如:三根棒糖用红色玻璃纸包,二根用绿色玻璃纸包,排出3+2=5。又如:有四根棒是粗的,另外一根棒是细的,排出4+1=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