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当我带入到当时的情形,孙盼一口东北话吼着“瞅啥瞅”的时候,我脑子里灵光一现。
就有了周易的“你说东北话他们也听不懂啊!”
听起来他好像是在帮着孙盼,挑起双方之间的怒火。
但其实他让孙盼一愣,给了其他队友拥上来将孙盼拉下去的时间。
周易有些时候表现的很逗逼,但那都是不了解他内心的肤浅看法。
我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周易有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特技。
因为我身边就有朋友是这样的,比如……张小花大大!
我曾经就被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骗到了。他曾经告诉我他也是个球迷,直到后来被伤害过,就不再看球了。我还以为他是被国足伤过心的人呢——这不是很正常的猜测吗?
结果小花在我的追问下说他是因为皇家马德里不让他做主教练,伤了他的心……
你妹啊!开玩笑麻烦不要用这么认真的语气来说啊!
当时小花说着话的时候,非常严肃正经,我怎么也想不到他浓郁的“个人风格”会在这个时候绽放出来……
除了周易,还有其他人,何影、郭怒、孙盼、杨牧歌,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有原型的,有的是一个原型,有的则是好几个原型凑起来的。
这样当我写起他们在一起的互动戏时,脑子里简直全都是画面。
这些人凑在一起本身就是戏了。
“少年西征”是本小说的第一卷,也是这些有意思的角色们凑在一起的故事,我写的虽然慢,有些时候也痛苦,可是当最终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内容时,我真的自己都看笑了。
一边看着文字,一边幻想着他们这些人真的在一起说着那些话的画面。
我想,最起码在第一卷,我做到了取悦我自己。
我真的写的很开心,创作这些人,然后活在他们的世界中。
他们开玩笑,我高兴,他们胜利我会激动,他们各奔东西我会略有伤感,他们即将重聚在梦想的舞台上,我也会充满期待。
是的,我找到了当初写我们是冠军的一点感觉,虽然和当初不完全一样,但最起码都很开心,都是感觉他们不只是我笔下的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着这个世界上的人们。
不仅仅是主角和他的朋友们,甚至也包括他的同学们,他的老师,他的校长,那都是我花费了心思塑造出来的,然后把他们放到了这个世界中,他们就按照自己的原则开始行动。
这么写,在连载开始之后,当然也有人批评过我灌水,节奏拖沓……这些批评声,我当初都料到了。
也许上架之后的成绩也不会有禁区之雄、胜者为王的好,甚至都不会有我们是冠军好,毕竟已经过去了快十年,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但我不后悔这么写,并且还将继续在这本书里坚持这么写下去。
以后这本书或许不会成为我成绩最好的几本书,但却让我多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写足球小说写了快十三个年头——到明年三月就十三年了——写过断腿虐主再断腿虐主的文青小说,也写过爽爽爽的商业文,还写过左右摇摆不文不白的转型之作。
我觉得,总是要尽可能多尝试一些可能的。
将情怀和商业规律尽可能合二为一,可不可以呢?
所以冠军之心本质上其实还是爽文的,但我希望爽的更有技术含量,爽的更有个人风格,爽的更有……情怀。
是的,情怀这词儿都快让人糟蹋完了,但还不得不提,因为这词儿本身是极好的,是无辜的。
所以,其实我还是希望这本书能够叫好又叫座的。
如果大家有能力,还是多多订阅吧!
月票什么的,能投也都投起,让咱们能够出现在更有利的位置,能够被更多的人